信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60周校庆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11/10/27 9:15:28    作者:南方洁灵     

 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portal.smu.edu.cn/xq

 

1.jpg

    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的正门,厚重朴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牌匾和恢宏大气的“南方医科大学”照壁交相辉映,学校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交融尽在其中。2011年10月,这所昔日军中名校、今日南粤高等教育明珠将迎来甲子华诞。


岁月如歌
奏响了一曲曲自强不息的华美乐章

02.jpg

 

     六变隶属、七易校名、四迁校址,从北国到南粤、从军队到地方,几度使命更替、历经艰难困苦,却信念始终如一、精神传承不止,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自强不息。这是对南方医科大学的真实写照。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多人多次或来校视察、或接见代表、或作出指示、或挥毫题词,给师生员工以亲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60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经历了四个阶段,实现了四次跨越式发展。

    1951年10月,学校诞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火洗礼中,学校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1958年学校从军队移交黑龙江省,由第十一军医学校更名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由中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实现首次跨越。

    1962年2月,学校重归军队建制。1969年学校奉命辗转数千里迁至长沙,1970年遵照中央的命令,再次南迁到广州石牌,1979年在叶剑英元帅关怀和过问下,搬迁到广州东北郊的麒麟岗。1975年,中央军委决定,学校由解放军军医学院更名为第一军医大学,1979年4月学校进入全国重点高校行列,学校规格又一次提升,实现第二次跨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教职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在办学模式、涉外医疗、校办产业、后勤保障社会化等方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形成以学校全局工作为整体,以教学科研医疗为基本职能环,以科技开发、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为生产职能环的“一体两环”新型办学模式。创新于改革开放之初、实质内容为“产学研结合”的这个办学模式,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当时的国家教委在学校召开现场会向全国高校推广,引起轰动,至今仍不失其先进性。创建的三九制药厂(三九集团前身)、南方李锦记集团、康臣制药,后来都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明星企业。内涵建设也明显提升,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重大科研课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取得重大突破,建成我军在华南战区、热带地区医学人才培养与储备、医学研究与运用、医疗救治、医学情报等若干个中心,为我军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实现第三次跨越。

    2004年8月,学校整体移交广东省,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这七年,是学校建立以来建设发展最快、进步变化最大的时期。七年迈出三大步。一是顺利移交。最鲜明的特点是,国务院、中央军委一声令下,2200多名专家教授和官兵集体转业,随学校移交广东省。重大转折面前队伍不散、思想不乱、工作不断、标准不降,确保了高度稳定和工作连续性。二是快速扩容。最突出的标志是,扩招、扩地、扩建,目前在校生总数、学校占地总面积、教学科研医疗用房总面积,分别是移交前的2.1倍、2.47倍、1.92倍。三是内涵提升。最显著的成果是,科研课题数量及经费总额、发表SCI论文总数分别是移交前的1.35倍、2.16倍、3倍。实现了中青年院士、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Ⅰ类新药、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省211工程建设项目等零的突破。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定位,“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积极拓展继续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以医为主,医、理、工、文、管、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厚、口径宽、专业精,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服务面向定位等基本建设工作。破解“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建设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有了新思路和新举措,实现第四次跨越。


质量立校
培养了一批批振翅高飞的莘莘学子

03.jpg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中央的这些重要精神是学校党委书记文义民常说的话,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注重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实现教育教学工作重点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过渡、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移,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理念、思路和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反映,取得了骄人成绩。

    2007年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南方医科大学移交后遇到的首次“国考”,学校上下一致、师生一心,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实现军地融合、无缝接轨,教育部专家组以全部19个二级指标全优的评价对学校办学质量给予高度肯定。

    60年来,南方医科大学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所知名大学及众多医疗、科研机构成为合作伙伴,为军队和地方培养输送6万多名人才,为76个国家近千名卫生管理高级官员和医疗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973首席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及神舟载人飞船系统航天医学工程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生、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等为杰出代表的优秀人才。学校共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0余项。

    南方医科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名,其中研究生3400多名,还有来自44个国家的630多名留学生,继续教育规模上万人。博士招生规模居全国独立医科院校第二、广东高校第三,学历教育留学生规模居广东高校第二。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本科生在全国“挑战杯”等大赛中多次摘金夺银,2008年、2010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0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学校本科生代表广东省作为全国五个代表队之一,参加两岸红十字会组织的“百周年精英荟萃急救及灾难应变比赛”,获技术合作金奖和团体优异奖。本科生连续3年在广东省大学生医学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高出全国均值24个百分点。学校印度留学生毕业回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高出印度国内均值40个百分点。近5年来,本科生2000余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8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62项。涌现出一批以“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全国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三好学生”等为突出代表的优秀学生。

名师汇聚
引领着一代代执著自强的南医人 

    “教师是立校之基、兴校之本、强校之源”。南方医科大学毫不松懈地致力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近20位共和国将军曾在学校掌舵,重才、用才、聚才是他们共有和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著名医学教育家黄家驷教授、林兆耆教授、钱惪教授等,都曾在学校执教。2009年,学校自己培养的学生侯凡凡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填补了广东省在职女院士的空白。

    目前学校拥有两院院士3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骨干教师14名,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6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青5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6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6人,有1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有博导334名、硕导853名。201名专家在国家和地方各类学术机构担任副理事长、副主委以上职务,30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担任主编、副主编职务,3人获得“全国百名中青年医药科技之星”称号。有28名教授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9人被评为军队科学技术一代名师、伯乐奖,17人被评为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银星、新星,有35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71人获得军队“育才奖”。

    “耐得住寂寞做学问、甘当配角愿为人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教授,是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建立了旨在推动临床外科学持续发展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编著了世界首部《显微外科解剖学》,为我国显微外科长期跻身国际学术前列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我国数字人研究的大力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使我国数字医学研究跃居世界先进水平,2003年底公布“数字化虚拟中国人数据集”,使我国成为继美国、韩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虚拟可视人技术的国家,该成果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开创的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新领域,为航天医学等高精尖应用研究提供了先进技术平台,承担着神州载人飞船航天员着陆保障系统、宇航员太空行走中宇宙辐射的伤害与防护等重要研究任务。创办人体标本陈列馆享誉全球,成为体现我国解剖水平、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学术窗口。主编上千万字的《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和《钟世镇临床解剖学图谱全集》,成为现代临床解剖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科院院士姚开泰教授是国内著名肿瘤病理学专家,我国鼻咽癌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亚硝胺类化学致癌物可以导致人类鼻咽癌,首次建立了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培养方法,首次建成了有EB病毒潜伏感染的人鼻咽癌上皮细胞株,首次建立了人胚鼻咽、成人鼻咽和鼻咽癌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和确定了六个有代表性的与鼻咽癌相关基因;在国内外首次开展鼻咽癌一万多个人类基因cDNA表达阵列谱分析,并筛选出一个新的与鼻咽癌相关的新基因,在鼻咽癌分子机制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临床医学科学家。她揭示了慢性肾脏病及其主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发现了氧化蛋白质产物等促进肾脏病变和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新致病分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标;她阐明了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发病的分子基础,为这种50年来困扰肾脏病学界的透析致残性并发症提出了新干预途径,为防治慢性肾脏病这一对公共健康有重大影响的慢性疾病群提供了新策略。她在世界上首次证实了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能降低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风险,改变了对这种疾病的传统治疗理念,使患者发生肾衰竭的风险降低了43%。该成果发表在医学类国际期刊《N EnglJ Med》,填补了“中国大陆医学单位在这个期刊上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均为大陆学者”两个空白;该成果被载入内科学经典教科书“希氏内科学(Cecil Medicine)”,并被内科学权威期刊《内科学年鉴》列为“近年对内科学和肾脏病学临床实践最重要的研究之一”,被教育部评为200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组织、完成的我国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病变等主要致死、致残性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为针对我国患者特点进行防治提供了证据;为结核、菌血症等透析患者的主要感染并发症建立了防治新方法,使上述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50%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已在全国上百家医院应用。

    舒斯云教授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人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国际学术界将这一区域以她的姓氏命名,称之为“舒氏区”,被评为“2000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2001年度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头胸心电导联理论,被誉为心电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称为“尹氏导联”。张汉承教授在国际率先开展泪液学的系统研究,被誉为“泪液学之父”,“泪液学”英文单词Dacryology亦为其所创造。李树祥教授于1996年成功研制首台国产X刀,使我国成为继美、德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生产X刀的国家。陈武凡教授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开展的基于模糊随机建模医学成像与图像分析新技术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国内首次提出符合中国医院工作流程的功能化PACS系统,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骆抗先教授明确了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的基本特征,为国家标准提供了基本数据,率先建立乙肝病毒基因变异病毒活性、定量、复制水平等系列检测方法。周殿元教授开辟了消化内镜临床应用新领域,创立了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多种筛检新方法,在慢性胃肠疾病病因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获得广东省领军人才项目、200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在学校基因研究所任教和创建科研团队,俞梦孙、陈可冀院士为学校的双聘院士,一批学术界大家名师和社会杰出人士成为学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现有来自美、德等7个国家30多名外籍教师在学校任教,哈佛、牛津等国际名校和医疗机构20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成为学校研究生指导教师。


耐得寂寞甘当配角的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

 4.jpg


   作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数字化人体和中国数字医学的倡导者,钟世镇院士为公众熟悉,是从前几年的“数字人”研究开始的。2003年初,在他的带领下,我国首例女性“数字人”数据集构建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韩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数字人的国家。2005年,他又将这一技术推向了高峰:成功制作了“中国数字人男1号”,这是目前世界上数据量最大、分辨率最高的“数字人”。

    2009年钟世镇院士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面对媒体的闪光灯、会场潮水般的掌声,近85岁高龄的“主角”钟世镇,却恬静淡然地用了“配角人生”作为自己获奖感言的题目。他说:“我这一生,其实就是做好了一个配角。”他54岁评副教授、60岁评教授、72岁当选工程院院士、年近八旬主持“数字人”创新科研,是学界“老骥伏枥”的典范。面对当前浮躁的学风,他希望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要有点“配角精神”——“大家都想当主角,但舞台上的主角只有一个,配角还是大多数的。其实,要扎扎实实做好一个配角,也不容易。”他笑说,“自己的老本行是做解剖的,这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给医生们当配角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但我很满足,能以配角身份拿到这么多国家大奖,说明我这个配角还起了点作用的。”他的学生们说:“先生是我们成长的铺路石、攀登的扶梯,是我们永远在心中敬仰的高山。”

淡泊明志壮心不已的学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

5.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病理生理学家姚开泰教授,是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毕生致力于鼻咽癌病因发病学研究,在攻克鼻咽癌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被誉为鼻咽癌的“克星”。多年来,他领导的研究机构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克隆了鼻咽癌易感基因;在国际上首创可视化鼻咽癌的转移动物模型;首次提出鼻咽癌的“三击多步”假说和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多基因、多阶段、多途径模型等。他创办的肿瘤研究所已成为卫生部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达到该领域世界领先水平。

    1952年,作为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的学生,他在临床学习时接触到了不少饱受癌症折磨的病人,从那一刻起,姚开泰便下定决心要攻克癌症。从此,他的一生就与鼻咽癌的研究结下不解之缘。如今,80岁高龄的姚开泰院士精神饱满、思维敏捷,一如既往地坚持在科研教学一线,壮志一点不减当年。他说“我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指导下,在全中国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大变化中做了一点点应该做的工作。每念及此如坐针毡。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唯有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为振兴中华,发展我国的科教事业,继续贡献微薄的力量。”

把病人装在心里面的医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

6.jpg

    侯凡凡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肾脏病诊疗专家,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是广东省仅有的在任女院士。

    很多年前,一位因慢性肾病导致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的家属突然跪在侯凡凡的面前,撕心裂肺地发出了求助,这一幕深深地刻在她的心中,让她致力于解决慢性肾病临床难题的决心更加的坚定。她说:“当医生就是要把病人装在心里。”40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为病人提供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侯凡凡院士所在的科室,在医院里有着“最穷、最不挣钱”的口碑,20年来零投诉。她要求科里的医生:“能在门诊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让患者住院;能用一种药解决问题,就决不用两种;能用便宜的药就决不用贵的。”每周出门诊,她总是从早上8点一直看到下午5点,中午只在诊室吃饭甚至顾不上吃午饭。她常说:“病人奔波劳累找我看病,我没有理由让他们失望。”

    侯凡凡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困扰肾脏病学界近50年的透析致残性并发症难题提出了新干预途径,为防治慢性肾脏病这一对公共健康有重大影响的慢性疾病群提供了新策略,使患者发生肾衰竭的风险降低了43%,进入透析的时间延缓一倍,这对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国家的医疗卫生负担,都将是十分可观的。被国际医学界评价为“近年对内科学临床实践最重要的研究之一”,为我国肾脏病防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文章: